第(1/3)页
此为赵元诵读万千儒门经文之后,心生正气,震荡体内气血所生。
赵元不知晓其如何生出,但也不去一探究竟。
只知晓自身只需秉持正气,遵行君子之道。
此浩然正气便会越发融入气血,使得自身武道修为大有裨益。
赵元扬头望天,只见一轮明月当空,甚是在他眼中光明无限。
他当即对天一拜,以表苍天之恩。
毕竟这些时日间,赵元并未进行任何修行,只是单纯的读书。
但却是在明悟了一段道理之后,却得以打破武道桎梏。
体内诞生出此浩然正气,并且融入体内气血。
赵元虽不知晓如今自身实力几何,但也知晓自己从未有此时般强大状态。
浩然正气贯彻全身,鬼神难近,邪念不侵!
饶是当初那巫师唐卡再来犯,也会瞬间被浩然正气泯灭阴神。
而且赵元能够察觉到,这浩然正气的威力不仅限于此。
任何小人谎言,都会在其之下被瞬间透澈,不得丝毫隐瞒。
且这浩然正气的修行,也和武道不同。
虽说其依附于赵元体内的气血之上。
实则只是将气血作为一种载体。
这浩然正气由赵元心生,乃是一种意志和信念的综合而生。
赵元想到此处,顿时心有所感。
但他知晓,自己的修行还未到头。
甚至于,此时此刻才刚刚开始。
自己也不过是才刚刚步入修行的大门而已。
只是到了赵元现在这个境界后,几乎能够找到的儒学经典已然都入了其脑内。
其即便是想读书,也无从可读。
不过他对于浩然正气的修行,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读书之上。
赵元知晓,自己之所以能够修行出浩然正气。
是因为他将书中的道理融入了自己的信念。
若有一日,自己改变了想法和主意,也将会失去了浩然正气。
领悟到此,赵元的心理变得越发敬畏谨慎起来。
但是他又和一般的儒生不同,因为得到了谢缺的记忆,以及习武的缘故,赵元的秉性已然是不同于以往的儒雅,反而是变得勇猛果敢,不拘小节。
不过在这般性格之下,他又同样具备了君子的至诚之道。
无论道德、礼法、诚信、仁爱,他心中皆有。
在成为武举人至今,面对外界的无限诱惑,赵元没有抛妻弃子,此为道德;遵循朝堂礼仪,以天子为尊,此为守礼……
赵元在明悟了这些道理之后,行事便变得越发谨慎起来。
他并不摒弃自己记忆中,谢缺那般肆无忌惮的行事方式。
也不会觉得天子的穷兵黩武会有什么问题。
作为君子,他所需要做到的便是恪尽职守,执行对自己的律令。
其后三年间,赵元仍旧以此道不断要求自己。
他的体内,浩然正气也随之不断增长,并且温养气血,使得自身比起三年之前不知晓强大了多少。
赵元此时,虽说身形看起来仍旧威猛无比。
但比起三年之前,却又多了几分含蓄和清雅。
仿佛是沉浸学问多年的读书人一般。
根本让人联想不到,这便是当初令方外四国闻风丧胆的冠军侯。
赵元望着窗外,放下手中书卷,只是口中叹了口气:“我觉得……我还是对不起那些军士们。”
赵元的妻子谢翠儿有些不知所以然。
但跟随赵元十多年之久的何名韬,知晓赵元此话正是指的是那些修行了盘龙劲的士兵。
如今十年之期已到,随着毒素的积蓄酝酿,这些军士们也将命不久矣。
赵元每每想到此事,便痛心不已。
何名韬虽说多次安慰,但也无法使得赵元走出此心魔。
他也只能叹了口气,安慰赵元道:“元哥,没什么大不了的,命是自己选的,这十年来他们皆是封侯拜相,拥有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辉煌……”
赵元只是摇了摇头:“话虽如此,但他们明明能够活得更久。”
说到此处,赵元见窗外开始逐渐落雪,不由便想出去走一走。
见赵元披起一件大氅,何名韬也连忙起身。
这些年来,他的武道修为在赵元的指导和资源的堆砌下,已然已经臻至宗师巅峰。
再无前路可言。
只不过何名韬每每和赵元切磋,都也只感觉对方实力深不可测。
但让何名韬最为大感疑惑的是。
这三年间,他从未见过赵元习武练武。
若是一般的武人如此,实力早已衰退的不成样子,就连气血都会衰败。
但赵元如今年近五十,在三年未有接触武功的情况下,竟还是能够一招压服他。
这便让何名韬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了。
他虽向赵元请教过,但赵元也只是告诉他读书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