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三章 小谢与秋容-《聊斋:书生当拔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周羽点了点头,随之将陶望三拽了起来:“走吧陶兄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……”

    另一边,婴宁一脸迷糊道:“先生怎么无缘无故的送这个醉鬼回家?”

    白敏儿笑了笑:“这个秀才看起来不简单,不是普通人,走吧,跟上。”

    就这样,一行人跟着来到了镇外的一处大宅院。

    这大宅院一看就像是大户人家的院子,占地好几亩,只是不知为何废弃了,杂草丛生,显得十分荒凉。

    婴宁打量着四周:“这是怎么回事?他怎么住在废弃的院子里?”

    周羽笑了笑道:“这个就要问他了……”

    进到后院,这里倒是干净整洁了许多,看来是经常在打扫。

    这时,周羽抬手在陶望三身上轻轻一点,陶望三感觉体内似有一道清泉淌过,整个人精神一振,变得清醒多了。

    “惭愧,小生多喝了几杯,让各位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周羽笑着摆了摆手:“无妨,看来陶兄是有什么心事,所以借酒浇愁?”

    陶望三叹了一口气,苦笑道:“想来兄台也不是普通人……你们先进屋坐,我去沏壶茶来。”

    不久后,陶望三终于娓娓讲起了他的故事。

    原来,这处宅院并不是他的,而是一个名叫姜部郎的大户人家的院子。

    几年前,这幢院子不知怎么回闹起了鬼,闹得人心惶惶。

    姜部郎请了几批高人前来作法,但都不见效,无奈之下便搬到别处居住,此院便一直闲置,成了有名的鬼宅。

    陶望三乃是本乡的一个书生,自幼父母双亡,家境十分贫寒。

    好在,姜部郎看中了陶望三的潜力,出钱资助他读书。

    这也是一些有钱人的一种投资方向,花钱资助一些贫困书生供其专心读书。

    万一对方考中了举人,甚至考中进士做了官,回报可就丰厚了。

    总之,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。

    去年夏天,天气特别酷热,陶望三所居的茅屋低矮而又潮湿,难以专心读书。

    于是,便去找姜部郎,打算借住他的废宅。

    一开始姜部郎不同意,认为鬼宅太过凶险,万一出事怎么办?

    陶望三再三恳求,说他乃是读书人,一身正气,就算有鬼也不怕。

    在他的坚持之下,姜部郎最终同意陶望三搬进去住,但同时又说出了事他不负任何责任。

    于是,陶望三当天便欢天喜地搬进了废宅。

    傍晚时分,陶望三打扫完厅堂,胡乱吃了点东西便开始看书。

    看了一会,口渴了,便去舀了碗水喝。

    返回时却惊讶地发现书桌上的书不见了……

    这时,他终于相信这宅子不干净,要不然他的书怎么会莫名其妙消失?

    不过陶望三一向胆大,并没有惊慌失措,而是走到床边躺了下来,假装睡觉,却偷眯着眼静观其变。

    过了大约一顿饭的时间,突然,隐隐有一阵脚步声。

    陶望三斜眼一看,竟然有两个女子蹑手蹑脚从另一间屋子里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一个年约二十,另一个年约十七八,均长得十分俏丽,体态婀娜多姿,令得陶望三有些心猿意马。

    两个女子走出来后,先瞟了一眼陶望三,随之将之前消失的书放到桌上,又轻手轻脚走到床边。

    陶望三赶紧紧闭双眼,只倾耳细听,倒要看看这两个鬼丫头想搞什么名堂。

    他知道二女一定是女鬼,但他不相信她俩是害人的鬼,害人的鬼拿他的书做啥?

    二女立在床边看了一边,那个年龄大一些的姑娘竟然翘起脚来,轻轻地蹬着陶望三的肚子。

    另一个姑娘则掩口偷笑。

    如此折腾了一会,陶望三有点难以把持了。

    因为对方像是在故意撩他,用脚在他的肚子上来来回回蹬着。

    同时,又有一缕迷人的幽香传来,更是让他有些难受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会,那个女子眼见陶望三不动,更大胆了,竟然弯下腰来捏他的脸,对着他的鼻孔吹气。

    这下,陶望三终于装不下去了,猛地坐起身来大吼:“你们两个小鬼怎么如此放肆?”

    他一吼,二女吓了一跳,转身嘻嘻哈哈跑开了。

    等到她俩消失,陶望三有些患得患失起来。

    他想离开这里,但又怕被姜部郎耻笑,要是留下来,不定那两个鬼丫头还会怎么折腾他。

    思来想去,最终还是决定留下。

    随之又起来读书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便过了午夜,陶望三困的不行,便上床睡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