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33 本土希望-《赛点》
第(2/3)页
对此,高文并不意外。
竞技体育的东道主优势,放之四海而皆准。
赛事举办方的主场观众总是迫切期待东道主的出色发挥,斩金夺银,在赛场上拿出全新的竞技面貌,所以,东道主在主场优势的加成下,往往能够交出更加优秀更加出色的表现,甚至不断攀登高峰。
网球,也同样如此。
曾几何时,美国是网球世界当之无愧的霸主,在法拉盛的美网舞台上,东道主屡屡夺冠书写辉煌:
从男子球员的阿加西、桑普拉斯、麦肯罗、康纳斯,到女子球员的威廉姆斯姐妹、纳夫纳蒂洛娃、埃弗特、林德茜-达文波特(lindsay-davenport)等等等等,在历史长河里留下璀璨绚烂的一笔。
然而,进入千禧年之后,网球世界的权柄重心渐渐朝着欧洲转移,整个权力版图也就被彻底颠覆。
在女子比赛里,小威廉姆斯依旧强势,从2012年到2014年,她在美网完成三连冠,美国作为东道主依旧在庆祝在欢呼;但在男子比赛里,出身瑞士的费德勒和出身西班牙的纳达尔则成为主旋律核心。
简而言之,东道主球员夺冠的难度越来越高。
在四大满贯的舞台上,东道主球员最近一次登顶单打冠军的时间罗列一下,一目了然:
澳网,男单1976年马克-埃德蒙森(mark-edmondson),女单1978年克里斯-奥尼尔(chris-o’neil)。
法网,男单1983年雅尼克-诺阿(yannick-noah),女单2000年玛丽-皮尔斯(mary-pierce)。
温网,男单2013年安迪-穆雷;女单1977年弗吉尼亚-韦德(virginia-wade)。
美网,男单2003年安迪-罗迪克;女单2014年小威廉姆斯。
清晰可见。
在这里,更准确一点,在穆雷2013年登顶温布尔登前,英国人从未在公开赛年代登顶过全英俱乐部。
也就是说,暂且不计算穆雷的话,澳网和温网的东道主冠军都必须追溯到三十多年前,甚至更加久远;即使是法网,也同样没有好到哪儿去,在矮个之中拔高个的话,美网轻轻松松就可以脱颖而出——
然而,即使是美网,自诩现代网球最成熟最发达的一个国家,男子单打的最后一个冠军也需要追溯到整整十二年前了。
难怪小威廉姆斯能够成为美国竞技体育的一面旗帜,难怪费德勒能够拥有全球主场的待遇,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;同样,也难怪穆雷能够在英国本土赢得至高无上的推崇,他的号召力是独一无二的。
第(2/3)页